10月16日,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在福建福州开幕,本届大会以“福海扬帆,绿动领航”为年度主题,旨在共筑航海装备可持续发展生态,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此次大会上,同济大学集中展示了涵盖智能装备、深海探测、海上工程、海洋能源等领域的九大创新成果,全面呈现了同济在海洋科技与装备研发方面的综合实力。其中,“同济”号智能海洋科考船备受瞩目。

“同济”号作为集科研、育人、科普与文化传承使命的“海上创新社区”,它获得中国船级社智能船舶四项认证,具备远程遥控与自主航行能力,绿色动力节能超8%。凭借模块化甲板作业能力与人性化设计,该船高效支撑综合科考、国家重大工程及科教融合任务,代表了我国海洋装备的前沿成果。

10月17日,作为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重要专题活动之一的“产研融合”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在福建省创新研究院举办,本次活动由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创新研究院和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联合主办。同济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高校院所专家团队,国内外知名技术转移机构以及省内船舶制造、海洋工程、金融服务等机构代表百余人共商蓝色合作新篇章。

同济大学船舶管理中心主任拓守廷,重点推介了学校在海洋装备与工程智能领域的多项前沿科技成果,包括同济号智能海洋科考船、海底设施自主巡检机器海鳗和超深水海底飞行节点地震仪等具有代表性的创新项目。拓守廷在介绍中指出,“同济”号智能海洋科考船集智能化、绿色化、模块化与人性化于一体,代表了未来船舶发展的前沿方向。他强调,该船所搭载的先进科考设备具备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亟需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推动其实现产业化落地。此次在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参展中,同济大学已与多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成效显著,为后续产学研协同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上重点高校、科研院所与本地企业的成果落地转化项目对接集中举行签约仪式,现场签订产业化合作协议16项。